- 1 -
精益管理的目標和目標體系中的各子目標,是通過精益生產管理體系最為基本的支撐“改善活動”來實現的,正是這種改善活動才真正把精益生產方式變得如此有效。公司全體人員參加的現場改善活動,是強大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準時化生產方式的堅固基石。
- 2 -
對于工廠企業來說,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保證按期交貨、提高生產效率的根本手段就是永不停止現場改善活動。同時,不斷的現場改善也是生產系統不斷完善的根本保證。生產系統的不斷自我完善應該依靠生產系統本身內在的動態自我完善的機制來實現。
而精益生產準時化生產方式正是具備了這樣一種獨特的動態自我完善的機制。精益生產準時化生產方式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它本身具有一種內在的不斷自我完善機制。這種動態自我完善機制表現為“強制性揭露問題、暴露隱患”,而這種強制性的手段就是看板管理。
- 3 -
通過看板系統而強制性地減少工序之間的在制品儲備量,或者壓縮生產前置期、減少作業人數,從而迫使生產系統中存在著的問題和隱患在不平穩中顯需出來,如設備保養不善、加工能力不均衡、作業人員技能差異、工序作業銜接不良等。通常,這些問題和隱患都被過量的在制品儲備所掩蓋了。
當這些問題和隱患顯露出來之后,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就針對問題提出改善的設想和措施,消除問題,使生產系統達到新水平的穩定。當然,每一個新水平穩定的達成,又是下一階段改善的開始。
看板管理不僅僅是強制性揭露問題和暴露隱患的手段,而且對改善的過程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因為,利用看板的微調整作用,可以把每次改善的限度控制在一個小的范圍(適當范圍)之內。
這樣,迫使生產系統暴露出來的問題不致于太分散和太嚴重,以便于使問題得到解決。所以,看板管理不僅僅是生產過程的控制手段,也是生產系統動態自我完善過程的控制手段,它控制著這種完善過程的幅度與進度。
在精益生產管理中認為,生產系統不斷完善的另一個關鍵問題,不是消除隱患。一般來說,生產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當初設計時所沒能考慮到的問題,如設備能力不匹配、工序設計和設備布置不合理、在制品儲備量不適宜、減小加工批量與設備裝換調整時間增加之間的矛盾,以及質量事故、設備故障等隨機事件的發生等等。
而在進行精益管理改善的過程中來講,這些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壞事,準時化生產方式就是要強迫使這些問題暴露出來,并特別注重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徹底分析,然后從根本上消除隱患,以防再度發生。這對生產系統效率的提高和長久可靠的運行是極為有益的。
對于如何解決暴露出來的問題,在精益管理中合理化建議制度在精益生產被稱為“創造性思考制度”,精益生產的合理化建議制度極大地促進了現場改善活動。好產品來自于好的設想。因此,“好主意,好產品”的口號,廣泛采用合理化建議制度,能夠激發全體員工的創造性思考。
- 4 -
通過征求大家的“好主意”,以改善公司的業務。“好主意,好產品”意味著全體人員都來施展自己的才華,以全體人員的聰明才智,生產出質量更好、價格更廉、顧客更喜歡的產品。從表面上看,合理化建議制度的目的是征求大家的意見和改善建議,增強大家的參與意識。
但是,合理化建議制度的真正目的和所體現的精神就像“好主意,好產品”的口號一樣,通過公司全體人員共同思考和共同參與的改善活動及其直接效果,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每個人自身的能力,創造出舒適的生產作業環境,追求生產現場的生機和活力,增強全體人員對公司的忠誠感和歸屬感,最終為公司的發展狀大做出貢獻。
“改善”不僅是精益生產準時化生產方式的堅固基石,而且也是精益生產準時化生產方式所不懈追求的目標。改善無止境?!案纳疲俑纳啤笔蔷嫔a經營的信條,而“改善,再改善”不但需要生產系統本身所具有的內在的動態自我完善機制的激發作用和企業內部組織機構與制度的保障促進作用,而且還需要正確而有效的方法。
人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新知識扣新技術在不斷地涌現。因此,人們不會也不應該滿足或停留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上。企業的環境在不斷地變化,顧客的需求也在不斷地豐富。因此,生產現場也不能只保持原有的狀況??偠灾纳剖遣粫巾數?,而是無限的。改善,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