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揀貨+標簽二次分播作業”模式介紹
物流中心啟動揀貨波次,每個波次包括多個客戶訂單,打印該波次的揀貨標簽,一件貨品一個標簽(包括客戶訂單號、揀貨貨位等信息)。揀貨員一次揀一個波次的貨品,根據標簽將貨品揀出來放在揀貨車里。一個波次揀完后,將揀貨車拉到分播區,將貨品放入客戶分播貨位,并用RF關聯貨品揀貨標簽與分播貨位。分播完成后,打印出貨單、發票、面單,并放入客戶分播貨位。然后,復核貨品與單據,打包,稱重,集貨。
流程描述
1)接收客戶銷售訂單。
WMS接收ERP系統的客戶銷售定單,生成WMS里的配貨通知單。
2)啟動波次。
配貨作業,也稱“波次管理”,通過訂單來源、快遞公司、是否有發票、是否VIP客戶等多種方式,篩選配貨通知單,區分波次,啟動倉庫內部作業,生成倉庫內部揀貨使用的揀貨單。同時,系統自動根據波次需求數量與揀選位現有數量,判斷是否需要從存儲位補貨到揀貨位,并自動生成補貨單、發送補貨指令到補貨員的RF上。每個波次的訂單數量不限,訂單排序方式將與上述各種類型有關。
3)補貨。
補貨人員對揀貨位庫存不夠的商品進行補貨;支持多種補貨時機和補貨策略,包括在揀選前將一個波次需求的量都補到揀貨位上、在揀選中分多次將貨品補貨至揀貨位上等幾種;支持按客戶個性化需求定制補貨策略與補貨算法。
4)標簽揀貨。
每個揀貨員揀貨時,可以同時作業多張訂單,例如,50單,或者100單,主要取決于他能夠揀的量。訂單行為1的貨品擺放在揀貨臺車一層,非1的貨品擺放在揀貨臺車二層。為了便于考核工作量,揀貨員領取揀貨標簽時,刷員工卡,統計工作量。
5)分播。
揀完貨之后,將貨品放在分播貨位上。一個訂單一個分播貨位。放入貨位時,用RF掃描貨品揀貨標簽、掃描集貨位條碼,將兩者關聯,并通過RF將關聯結果反饋回WMS系統。
6)打印出貨單、快遞單、發票,并播種到訂單對應的集貨位上。
支持RF掃描式播種單據,將單據條碼與集貨位信息關聯。
7)復核、打包、稱重。
在集貨位對所有整箱貨品和拆零貨品清點總件數,用RF/掃描平臺掃描貨品、單據和集貨位信息。復核完成后,選擇合適大小的紙箱,將集貨位貨品裝箱,然后稱重。
a)掃描復查:
為了提高揀貨準確性,減少差錯引起大量后續糾錯工作量,需要對貨品進行復查
采用掃描平臺的方式,來提高復查效率,逐一掃描貨品揀貨標簽、出貨單、快遞單、發票掃描復查完成后,將箱子推入打包區域 ;
b)打包:將快遞單取出,將箱子用塑膠帶封箱。將快遞單貼在外箱上 ;
c)稱重:將箱子放在電子秤上,掃描快遞單條碼,稱重,重量自動記入系統中,并在屏幕上顯示。稱重員將屏幕上的重量,手工記錄在快遞單上。然后將箱子放在待出貨區 ;
d)快遞公司來物流后,與他們交接快遞箱子 ;
e)交接完成后,在系統中記錄交接完成,并將信息發到ERP系統中,用于通知客戶作業進度
設備
1.條碼打印機
2.簡易式的分撥貨位
作業能力評估
每個分播線的作業速度:每個分播貨架每天分播40個波次(以“每波次100訂單行,平均訂單行2.5”為例)
揀貨差錯率:萬分級
人均每日揀貨單數:30單
適合于倉庫規模小、平均訂單行2-3、貨品單價高、每日出貨量在1萬單內的物流中心,例如電商這類品牌供應商的電商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