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上而言,工業互聯網是通過對工業企業設備的數據的接入,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搭載的工業APP進行數據歸納和分析,實現工業服務產業鏈的優化和創新,進而促進企業降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
從商業上而言,工業互聯網首先面臨的問題瓶頸是制造業用戶憑什么要拿出這筆費用來建設工業互聯網?如何接入更多的設備?用什么樣的方式接入?
制造企業憑什么耗資建設工業互聯網?
制造企業一開始就需要明確工業互聯網方案能夠為其帶來效益,能夠縮短制造周期,通過提高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降低庫存的作業系統改善,實現企業持續盈利能力提升。
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如何與工業系統相匹配?
1)以數字化工廠為切入點,建立設備互聯、工廠互聯的產業鏈生態
系統的自由度決定了管理的復雜程度,數字化工廠是以設備物聯網為基礎,設備和管理單位為對象,運用數據建模、數字仿真、應用軟件和工業APP等手段。本質上是以控制論工程,使得獨立設備和制造系統實現一體化連接和控制,實現數字孿生,通過數據分析和應用,實現高效、高質和低成本的制造和柔性的供應鏈協同能力。
2)實施能源托管,以構建更綠色、更經濟的能源供給體系
水、電、氣、熱、冷是工業企業普遍能源供給,由第三方托管,包括運營、維護等內容,運營方通過節能優化、基于物聯網的集約化管控和專業管理、精益化維護,實現更安全、更經濟和更綠色的運營,企業用戶獲得更有保障和更經濟的能源供應。
能源相對于制造業系統具有共性,適合在工業園區(輻射范圍200公里以內),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典型的應用場景。
3)設備租賃與服務為入口,構建服務型制造的供需關系
工業裝備從買賣關系向服務為導向的互利關系過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向,包括以物流設施租賃、機械加工設備共享和工業企業關鍵設備的運維合同服務創新。
其中,物流設備租賃是源自于物流設備便于移動,功能通用的屬性,通過物聯網定位、使用和健康狀態的判定,租賃方利用融資租賃等方式,實現區域輻射范圍內的服務。
機械加工設備共享,則定位于面向特定的區域和特定業務,如產業鏈供應,運維相關的零部件加工業務,共享方通過加工時間和工作量收費,而這些加工設備則可以通過物聯網接入,實現使用狀態和接單匹配,并開展主動式的維護,確保其可使用的狀態和降低運維成本。
工業企業關鍵設備運維合同服務創新,則適用于提供關鍵且通用的裝備服務商,通過和工業企業簽訂服務協議,確保其設備可靠性的服務,通過減少用戶停機損失,實現與用戶雙贏。物聯網手段的接入,可以幫助其獲得更精準的服務需求和更低的運維成本。
結束語
工業互聯網既是工業互聯的網,這是從工業互聯網技術平臺出發,這有利于工業制造業構建更為高效和更穩定的物理系統,屬于控制輪為基礎技術創新領域。工業互聯網同時也是工業的互聯網,這是從運維業務到供應鏈生態角度出發,重視從業務需求到供給質量和效率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屬于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基礎的管理和生態創新。二者缺一不可,是構建適合中國工業特征的工業互聯網必由之路。